什么?三伏天抓紧晒太阳!不是在开玩笑吗?

近期高温大戏持续上演,各地气温“火力全开”。

朋友圈有人开玩笑说,好好珍惜现在的高温吧!还有几个月就要供暖了,那可是要花钱的,而且你花钱了也未必有现在热​。
不过,这还真是大实话​!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时候也是太阳释放能量最强的时候,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也是万物生长最为繁茂的时间。

什么?三伏天抓紧晒太阳!不是在开玩笑吗?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理论,“冬病夏治”,此时正是春夏养阳的最佳时间。而晒太阳就是补充阳气的最好“处方”,选择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可以通过激发气血经络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阳虚、寒湿体质导致的手脚冰冷、痛经、鼻炎、腹痛、拉肚子、周身困倦等症状都会有改善。

所以,三伏天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和太阳光来个亲密接触,用晒背和四肢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出一出汗,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都可以排掉。

清朝道光年间天休子著的《修昆仑证验·晒说》中记录:“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统而论之,增长人之精神气血者,晒也。”三伏这几天做足日光浴,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陈年痼疾,也可医新病,效果甚好。

什么?三伏天抓紧晒太阳!不是在开玩笑吗?

三伏天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为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三伏的其他时间次选。9点~11点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都可以晒。小孩、老人、体虚的人最好是晒9~11点的太阳。少阳之火,可以生“气”。

每次可先晒20-30分钟,看情况加到1小时,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裸露背部及四肢,直接与太阳光接触,男士可脱去上衣,女士可以选择小背心小肚兜。

医生提醒,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者用帽子遮挡头部。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中需及时补充水分。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最好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可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孕期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建议不要随意扰动气血。

三伏天晒太阳适宜人群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万物都需要太阳释放的能量才能生存生长,邹旭指出,不仅是高尿酸血症患者适合晒太阳,以下几类人群同样可以通过晒太阳获得好处。

1.慢性病患者

在邹旭的门诊中,许多慢性病患者都在邹旭的指导下坚持晒太阳。慢性病和疑难杂病有着病程绵长、反复发作的特点,这往往会伤及机体的阳气,从而使疾病更难治愈,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抑郁症、痴呆病等疾病都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补充阳气,达到“春夏养阳”的效果。

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2.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

许多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也在邹旭教授的建议下,从日复一日的晒太阳中改善了身体状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如尿酸高、血脂高、血糖高、腹部肥胖、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晒太阳补充身体的阳气,加快新陈代谢,起到“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的效果,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即是通过晒太阳促进身体水液代谢和消化排泄,是中医汗、利、通三种治法的结合,促进外邪的排出,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对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有极大的好处。

3.亚健康人群

年老体寒、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热、关节酸痛、过敏性咳嗽、鼻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亚健康人群,也是适宜在三伏天晒太阳的群体之一。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可以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很多人都有反馈越晒太阳反而越不怕热,很多人都放弃了空调风扇,冬天也不怕冷了。阳虚、湿气重人群经络容易发生淤堵,阳气受到围困,人体就会出现“故障”,出现体寒、腰背疼痛,腿疼腿凉抽筋等,晒太阳可以补阳气、通经络,促进全身液循环,从而改善身体的亚健康状态。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天晒太阳运动出汗,只有固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衰老虽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可以补阳气,增长人之精神气血,还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4.阳虚、湿气重人群

对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群,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的表现,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人群,尤其需要多晒太阳。《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身的阳气如同天空中的太阳,阳气不足则产生虚寒、痰湿、瘀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2-07-28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