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火人间 > 故事

风雷传说——第一章:九宫定鼎

华夏的华,从何而来?

我们都知道华夏的夏,是从夏朝而来,那么,华从何来?

其实,华就是火的光华。

黄帝内经上说,宇宙文明归根结底就是光而已。

光者,火之凝也,故字光也。夫光也,火也,吹万物以生气者也。

光也,附水而生气;气搏而为风。风之撼物,曰动。

故火者,动之母也。

用现代物理学解释,光的本质就是波,波的本质就是震动。古人的概念中,波是显性的现象,隐性的本质是火,火才是宇宙中最原始的信息能量体,它游离于宇宙之中,无处不在。道家文化中有个字写作炁,相当于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解释火是一种超然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等离子状态。

所以说,宇宙中最为圣洁,最为灿烂的物质存在莫过于火了!火的圣洁是纤尘不容,水的圣洁则是无所不容;火是升腾的、灵动的,水则是下沉的、物质的。而水只存在于特定空间,因此人类的想象和精神可以无极限,身体却只能存在于有限的空间。

火为母者,生动之元也。水为宗者,成长之始也。

之物也,先动之,而后生之。弗动,必不得生也。以其光之和也,物无不应之。气之撼也,物无不动之。有应有动,是谓之生。

阴阳搏而雷电作;水中有之,曰雳。地中有之,曰霹。天地间有之,曰雷霆。

霹者,地怒而震也。雳者,水激而荡也。雷者,气搏而响也。电者,二气交而光也。霹之生,震而动之。雳之吹,泼而扬之。雷之来,风必随之。电之搏,雨必存之。故地霹若龙行,水雳似龙跃,雷电者非若龙之在天,云行雨施如。

这两段话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现代物理学研究生物起源环境,不就是在说水中雷暴现象刺激了生命的诞生吗?这就是八卦中所说的雷风相搏,正是原初地球的风雨雷电让水火熔融诞生生命。生命终结也是水火分离,正是八卦中的水火不相射。周易后天八卦说“帝出乎震”也是这个原因。

生命是起源于火、生长于水、最终又毁灭于火。水承载万物只是生命的载体。无机物在水中得火种源滋养、发展演变出生命,最终,生命也会因为火的炙烤失水而毁掉。毁灭就是重生,一个生命的终结或许正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

故承天而生者,光也;则地而出者,气也。光生同,同生神,神生活,活生灵。气生形,形生周,周生引,引生则,则生纪。法天,故能克。则地,故能用(物常)。

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得神则生,失气者死。得气者生,失神者病。神者,生之明,活之光也。气者,道之吹,动之泉也。气血和,荣卫通,五脏生,六腑调,神气舍心,魂魄具,乃为人矣。

简单说,就是人活一口气!

而这口气,也成了生火的风。

早在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前,人们在火皇阁保存天然火,就是靠着风来引燃新材,传递火种。

从燧人氏传到伏羲氏都以风为姓,却自称华族。

再从神农到炎帝传十代,将火用于刀耕火种,开创了农业文明。这使“华”从生存之光升华为繁荣之光。

后来,炎帝与黄帝融合,把蚩尤赶出中原,九州一统。

再后来,大禹因治水之功被推举为首领,在颛顼(项城高丘)之侧定都阳城(商水),铸九鼎象九州,定鼎中原。

从此豫州就成了天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