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廊坊民间艺人吴宗政专卖葫芦烫画

葫芦烫画

 “铁笔丹心万物生武于禅中身自静”这是吴宗政的一句座右铭,吴宗政,号清风,祖籍香河县,3岁学画、7岁习武。从21岁接触葫芦烫画,30年间从未轻言放弃,对艺术的孜孜以求,让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用执着之笔铸就葫芦大乾坤。
葫芦烫画

  一葫芦一世界万物生于其间

  走进吴宗政位于廊坊市区春阳路的“清风烙画工作室”,看见一抹台灯下,吴宗政左手捏着一枚小葫芦,右手持铁笔,一笔一笔准准地烫刻着,埋首于《百子图》的创作中,全然忘了身处闹市。

  “其实烫画很简单,谁都可以用铁笔在葫芦上烫出线条,但是要烫好,不容易。”放下手中的铁笔,吴宗政不紧不慢地说。

  “原因在于,艺术在于创造美,创造美的人,其身后是无比的寂寞。这就在于,长时间出不来好作品,就坚持不住了。有的甚至坚持多年,一直没有突破。”30年来潜心于葫芦烫画工艺,吴宗政摸准了葫芦的性情。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题材中的人物故事、日常生活中一花一鸟、哪怕就是一个大写的“福禄寿”在吴宗政的铁笔之下都被赋予了各自的性情。葫芦虽小,融世间万物,笔尖虽小,烙个中情态。

葫芦烫画

  美源于心锲而不舍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多年的锲而不舍,让吴宗政的艺术造诣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养家,2006年以前被逼无奈多次改行。以前住在平房,吴宗政就在院子里种上各种葫芦,如爱子一般照料葫芦。葫芦为友,葫芦为师,多年的积累让他摸透了葫芦的秉性。

  “不同品种的葫芦表皮密度不同,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表皮密度不同,同一个葫芦,表皮密度不同。单位平方厘米之内,葫芦的硬度不同,这也是为何葫芦烫画线条难以流畅的缘故。”

  从生活中,提炼艺术之美,在吴宗政的眼中、心中都是葫芦。心中有画,画中有生活,这也是他作品的特点之一。

  葫芦工艺大概分为五种:烫画、压花、彩绘、雕刻、针刺。烫画,即烙画,难在下笔无悔。高温烙画,难以控制手中的烙笔,唯有做到“心中没有烙铁,才能随心所欲。”

  3岁学画,吴宗政对中国画有着深厚造诣。他说,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加上“白”,就是“六彩”。多年坚持习武,吴宗政的臂力、腕力、指力均胜于常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加上过硬的身体素质,这也正是他下笔稳准的缘故之一。

葫芦烫画

  五平简陋室一方天地宽

  “清风烙画工作室”,室内挂满了大小形状各异的葫芦。自从2006年全职烫画葫芦之后,一年365天除了过春节耽误五六天之外,其他的日子里,从早晨9点到晚9点,除去中午吃饭的时间,吴宗政都坐在这5平米的陋室内,一盏灯,一支笔,一个葫芦,但在他的心间却是另一番天地。

  吴宗政的作品也透着清新流畅之风,这正如他的笔名“清风”。他说:“我给自己的作品定位:让人拿在手上即便三伏天,心间犹如一股凉风吹过,让人赏心悦目。”

  也正是这样的追求,让他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不断前进。同一幅作品中,运用多种技法,生动再现。即便是一个草叶,白描、衬托、写实,使得一棵草叶效果各不同。

  吴宗政用30年的时间遨游在葫芦的世界里,坚守清贫却潜心钻研。他说,等到有一天,我一定会将自己的所有绝活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葫芦,爱上葫芦,让葫芦烙画成为一种社会文化与财富。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6-08-20  所属分类:其它信息
标签:葫芦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