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家国文化和命运共同

目前为止,疫情对全球经济、地缘政治已经造成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国外放任自流的免疫和中国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比中,人们也开始反思,过度强调“个体”的自由民主与中国“家国天下”的组织架构之间的优缺对比。

五四运动以来,社会对“家”的印象大多是负面的。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傅斯年、鲁迅、周建人等人都写了大量文章来讨论个体与家庭、个性与家庭,讨论家庭的压抑与个性的解放。傅斯年先生写了篇文章叫《万恶之源》,认为“家”就是万恶之源,孝是万恶之源;吴虞写了《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分析认为“家”是中国专制主义的基础。所以,从那时起,人们便对“家”的印象定下了一个基调:“家”是对个体的压抑、束缚以及禁锢。这是一种非常负面的看法。

此后,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反家非孝”的立场。

西方世界兴盛,让个体的平等自由成了似乎是天经地义。

强调“个体”有着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缺陷。

道理很简单,面对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个体的人类是很难生存的,人类社会只能以整体的方式延续。尽管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单个个体自然人更加难以独立生存。

且不说全社会性的社保和医保有着必然的命运共同体性质,就说养儿防老的家庭观念,不仅可以减轻行政部门的管理压力,而且可以十分有效的杜绝贪污腐败现象。

中国人对整个生命的理解,不仅局限在作为个体的一生,还会通过世代延续的方式,对生存产生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性的情感,而是这样一种文明,将孩子当作生命的未来、生命的延展的一种文明。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12-06  所属分类:田氏宗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