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走出来的24节气,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在观察天文、物候、人事活动规律,而建立起来的时间认知框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表述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人们围绕着节气形成了各种农事农政、节令行事、养生医疗、仪式信仰、还有饮食娱乐活动。“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生产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由此形成了“农闲”与“农忙”交替的基本生活生产节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农村、乃至城镇的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总体时间安排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十四节气最早产生于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后来作为统一的农业社会时间制度颁行全国,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地区气候、地理、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等具有局部差异,那么,24节气真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吗?

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