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皇阁的来历 天德寨

根据清朝宣统年间的项城县志,火星阁又名天德寨①,在老县城城东北二十八里。

火皇阁的来历 天德寨

为啥叫天德寨呢?

这当然跟火有关,古人认为火德即是天德,也就是以火种保存为核心的文明起源象征。

火皇阁与人类对火的使用和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由于早于人工取火的天然火种保存,而被赋予了其独特的历史厚重感。

火皇阁的传说将人类用火史追溯至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前的天然火种保存阶段,其用于通风挡雨保存火种源的高台建筑被视为华夏火文明的精神和物质载体。这种以“火种保存技术”为起点的叙事,比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传说更贴近人类基础生存需求的事实。

火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火让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火还是最有效的杀毒方式;火促进了人类器官的良性发育;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火还能帮助人类加工铜铁器物。

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智慧产生,每一步都离不开火。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照耀全球的火文化发展史。

那个时候,掌握了火就等于掌握一切。所以,人们把掌握着火的人尊为火皇,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人祖。古代的三皇传说中,有一种说法,天皇就是火皇、地皇就是伏羲、人皇就是黄帝。

黄帝内经还有更深刻的认识:宇宙文明归根结底就是光而已,光的本质就是火。

黄帝内径原文是这么说的:“光者,火之凝也,故字光也。夫光也,火也,吹万物以生气者也。故火者,动之母也。”

因此,古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天上的星辰之光,你的一生作为,都是上天的使命。

就像九天玄女降临人间化身为火皇,也是她的使命,她教人们如何克服恐惧,学会用火,才促进原始人进化,成就了人类文明。

为了保存火种不灭,火皇带领人们选在水草丰茂的平原高台搭建了挡雨透风的棚子来保存火源。这就是火星阁的雏形。

火皇阁的来历 天德寨

阁,就是一种架空的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其特点是四周设栏杆、回廊或隔扇,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神之用。

阁和楼的区别就是,阁除了下面有基台,一楼必须透空之外,最重要的是规制,阁是供神灵享用的,必须是皇室贵胄和有传统地位的地方才有资格建造,楼就不一样了,只要你有实力谁都可以建。

最初,火皇阁只是为了保存火种源,被视为华夏火文明的物质载体。后来,随着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技术的普及,人工取火让保存火种的功能淡化了。火皇阁渐渐地就被改成了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殿堂,既是供奉着火神的地方,也是火皇议事的地方。

再后来,社会进一步发展,随着火种源的普及,家家户户都把火神爷请到自己家中供奉,慢慢地演变成了慈眉善目的灶王爷。

火皇阁也就发展成了火王爷庙,也称火皇庙,或者火神庙。这种从宏大叙事到家庭日常的信仰下沉,与固定于庙宇的妈祖、城隍等信仰体系形成反差。

新中国成立后,火皇阁几度更名,为显示革命特色叫过一段红星阁,改革开放后又改成了火星阁。

不过,在老百姓心中,一直还记着是火皇阁。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是火王爷的生日,分散各地的田氏宗亲提前蜂涌而回,进香膜拜或从事文化、祭祀活动。

火星阁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祭祀的习俗,除了和全国百姓一样过小年祭灶以外,火星阁的老年人每年的正月初七还为火王爷庆祝生日,烧火纸,放鞭炮。

据说是因为祖上曾经有火王爷显灵救人的故事,传了很久,细节已不可考。

【注①】过去平原地区的寨就是缩小版的城,有护城河、有城墙、有城门。

传说袁世凯领兵打仗的能力就是小时候在袁寨观摩防匪打斗中锻炼出来的。

火皇阁的传说 祁梦殿

火神宫和九天圣母殿

现实中的火皇阁

5、从火皇到一家之主:灶王爷,灶神,家宅第一神

6、灯神传说,三圣母和宝莲灯

7、食神传说,火皇阁故事,一坛卤肉汤

8、火皇阁故事,火皇学宫

9、火皇阁故事,火皇学宫的来历

10、火皇阁故事,学宫之路

11、火皇阁故事,铸剑大师

12、火皇阁故事,从学艺到学道

13、火皇阁故事 鬼谷子传道

14、火皇阁故事7 铁艺农具

 

微信打赏

    A+
发布日期:2011-03-11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火皇阁的来历,火星阁,火皇阁,火王阁,天德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