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中秋节不在八月十五

民国时期很短,政权更迭却很频繁,几乎每一次政权更迭,都会影响到社会习俗。咱就拿中秋节来说吧,它是传统节日,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可是一到民国,时间就改了,从农历八月十五改成了其他日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方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政府,北方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北洋政府,在历法改革上都举双手赞成,都希望彻底废除传统中国的农历,推行与世界接轨的公历。

问题是,所有传统节日都建立在农历的基础上,都是用农历日期来标记的,例如春节在正月初一,端午在五月初五,七夕在七月初七,中秋在八月十五,重阳在九月初九……假如把农历扔掉,我们的传统节日何去何从?假如保留传统节日,又怎么能彻底废除农历呢?

南北政府达成的协议是,将传统节日统统改成公历日期。也就是说,春节改到1月1日,端午改到5月5日,七夕改到7月7日,中秋改到8月15日,重阳改到9月9日。农历的大年初一不许再过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不许过端午,农历的八月十五不许过中秋,这些改革从1912年下半年开始推行,并由各部委各高校带头执行。

假如我们回到民国初年的北京、广州或上海,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秋天还没到,天气还很炎热,人们就在庆祝中秋了。鲁迅在北洋政府麾下的教育部做过官,1913年8月15日,他放了半天中秋假,但那天明明不是中秋,而是农历七月十四。1914年8月15日,清华园的学生举办“中秋游园会”,那天当然也不是中秋,而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中秋要拜月,要赏月,但是在民国初年过中秋节,你很难有机会拜月和赏月,因为公历与月相无关,公历的8月15日不一定有月亮。大概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自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旧历”那天起,民间就一直阳奉阴违,学界也一直表示抗议。

废除旧历的政策推行没多久,很快就破产了,留下来的影响就是新历与旧历并存,公历与农历并重,官方记事用公历,民间过节用农历,两套历法并行不悖,到今天也是如此。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1-09-18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