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命名的规律

中国村庄命名的规律,大致这么一些:

1、依托宗族姓氏命名。这个非常普遍。华北、华东、中原最典型,其他省份也有许多;

2、依方位命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福建、山西、贵州、四川、浙江、东三省非常典型;

3、依所在地独特的地理特征命名。比如关键风物的形状、土地的特征,大都有历史传说或特定民俗、生活方式。西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东三省、江苏东部、安徽南部最典型;

4、依所在地气候特征命名。这个比较分散,西南省份相对多;以特色出产物品命名。比较分散,各地都有;

5、受现当代政治影响的命名。比如新疆、江苏东部临海、黑龙江的部分农场与生产队编组。

实都很简单的分析,只要浏览一遍就能感受到。但是这些规律里还有规律。分析如下:

一、依托宗族姓氏命名的村庄,比如“*庄”、“*家庄”、“*家村”、“*村”、“*楼”、“*老家”等等,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中原,尤其是长江以北?

因为,这类村庄,大都位于连片的平原地带,典型的农耕生活方式。地理风貌、风物同质化,没有过于复杂的地理区隔。比如少见不可逾越的大山、大河,河网不密,传统价值观非常容易复制。

这类村庄的人们,为了更突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为了增强自身家族的凝聚力,当然也有自我保护的集中,以“姓”来命名,非常自然。

二、依方位命名的逻辑,不但是地理形态复杂,而且人们依托生活的基础大多是山川与河流。而村庄的命名多与山之逶迤方向、水之流向有紧密的关联。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中后,都有非常多的名字体现。而且大都充满美感、诗意。

三、依托地理特征命名。这个当然也建立在相对复杂的地理形态上。比如西南、东南许多省份,也包括东三省、台湾地区,村庄所处地独特的形状、风貌,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很容易生发各种联想,积淀为村庄的名字。这类名字也非常好听。比如“*桥”、“*沟”、“*湾”

其他几种相对更容易分析。

你能感受到,我给出的第一条规律分析,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主流部分,也是一种显性的部分。以一个家族的“姓”来直接命名的村庄,名字大都不大美丽,听上去很平常。像我们村,叫王庄,中国不知道多少王庄呵呵。。。。。只是通过在名字前加上简单的土地或文化符号加以区别,比如碱曹庄、家庙曹庄、帽曹庄。。。

这一类里,有一些看上去不同的名字,其实还是雷同。你能看到,在这个区域,尤其是山东东部,有许多村庄,叫什么“*格庄”、“*哥庄”、“*戈庄”,其实它们都是“*家庄”的亲戚。

中国许多村庄的名字都是“*家庄”格式,为什么青岛郊区的村名,那么多李哥庄、张哥庄、王哥庄、李戈庄、王戈庄、张戈庄?还有,在中国华北与华东部分地区,为什么还有许多“*格庄”、“*各庄”的?原因在于,“家”字的中古读音,与“哥、戈、各、格”们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关于这一语音演变的脉络,我当然能轻松讲出来。有些地方的人,比如广东人,根本就不需要我们解释,他们只要对比读一下就明白区别。关于GKH与JQX的发音,经常唱粤语歌的人,应该也有一定体会,只是他们不懂得这里面的历史演变规律。

这就说明,上述平原地带上的村庄,就是依靠这种宗法、家族的标志获得一种存在感的,差异化很小。好的一面是,它容易在心理上保持一种文化、血脉的认同;不好的一面是,它无形中与其他姓名的村庄之间形成了心理割裂。当两个异姓村庄存在个体矛盾时,往往会被视为整个村庄的矛盾,集体的力量不仅仅是村庄的范畴,而是家族的范畴。在这个地带,一个村庄里的小姓或独姓的庄户,心理上常常有被孤立、欺负的感受。像火星阁田姓为主,其他是胡姓、郭姓、王姓、于姓。过去即便没有直接的矛盾,但田姓因为人多,总给人一种心理区隔感。相信很多农村人都有这种经历。

追溯起来,上面以姓为命名基础的地带,都是古代中国战争最密集、文化碰撞最激烈、民族迁徙最频繁的区域。其中,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北部与和中部、江苏北部也都是古代文化的高地。

但这个地带,地面上的物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比如古老建筑,大都湮灭不彰,比西南、华南、东南各省的文化破坏都更甚。当然,这个地带有许多文字的历史。但在一个讲究实证主义、讲求实物的年代,一个所谓文化旅游的时代,这个地带就会被刺激出急功近利的文化再造、重建之风,有的学术也生出怪胎。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印证。中国公布过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分布。其中,广东、山西、安徽、江西、福建列前五,我觉得这个足以反映反映得更深,应该跟宗法、文化凝聚力、士人地位、乡绅政治与自治能力、经济实力有关。而且,应该公布过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里,山西、江、浙、川、河北的数量,远超河南、陕西、山东等听上去的文化高地。

或许,正因实体的、物质的文化符号消失,这一地带的村庄命名,文化心理中似乎有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拯救。就是通过整体的宗法归属延续集体的记忆,尽管充满无数错讹。这个地带的人,非常在意面子、礼数、复杂的家族关系,而且非常保守、安土重迁,不逼到最后关头,是很难做出改变的。当然一旦改变,就是非常要命。

你看看这一地带,基本上就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区域,特别喜欢生孩子。平原地带,过去典型的农耕文明,需要协作,向单位面积的土地要收益。如今基数大,就是停下来,也是前几名。

你看看这一地带的农村青年,基本就是中国当兵的主力。

你看看这一地带的乡村学生,多么会考试,并且分布在中国最广的高校。他们不但常常见了就喊“老乡”,甚至连每个县城的,都组建老乡会。

这个地带,无数的同质的村庄名字,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最稳定的结构与力量。

这一地带,是典型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也是现代中国的平均大多数,往往也是沉默的大多数,它代表着中国最真实的一面。这个区域能否从保守走向真正的开放,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竞争力。

也许你认为我这是吹牛。但是,无论古代历史还是近现代、当代的历史,战争或改革力量的崛起,都在边陲。。。。。。因为,外围没有多少历史的包袱,跟异域文明有更多的交流,文化上充满活力。即便不能立刻颠覆一个过往体系,也会是瓦解它的先锋军。当然,当代的中国改革,是政府主导的历史。

这么说,并非是贬抑其他区域的村名命名文化,甚至相反。依托地理风貌、地理位置的命名方式,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种静谧的特征,也许可以粗糙地视为道家文化或它的衍生品。这种文化里,无数的村庄的名字,体现了无数的中国人尤其是古代中国农民、乡野之人与大自然融汇一体的特征,体现了他们的心灵自由。

是的,翻过地图,看到湖北等地方的乡村,那么多名叫“小桥”、“流水”的村庄名字,心里忽然生发出一种感动。正是古老的乡土社会,无数的中国农民,至今还让我们保留着对于自然的审美力,不至于彻底遗忘我们生命的所在。它们与那些以姓为依托命名的中国村庄、中国农民,共同点缀着偌大的中国乡土社会。

村庄是一个民族的子宫。每一个中国村庄的名字,都是一块中国文化的化石。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5-08-27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中国村庄命名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