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是如何看待瘟疫的

中国古代常发瘟疫,但古人却很少研究瘟疫。

摊开历史和文献,一排排都是“是岁大疫”

“大疾疫”“瘟疫大作”,

再加上“朝发夕死”“死者十七八”

“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之类的简要文字,

仅此而已,

很少有对瘟疫的详细记载,

更少有关于瘟疫的专门研究。

至于瘟疫发生的原因,

古人常归结为两种,

一种是鬼神,一种是气候。

老百姓多信鬼神,

文人志士多相信是气候异常引起的。

三国时期曹植《说疫气》中写到:

“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这两种观念,一直持续到延续现在。

不过,从明朝开始,

就有人认识到瘟疫不只是天灾,而是天灾中也有人祸。

例如,王世贞《岁暮即事杂言六章》其五:

天地岂不仁,来为乡邑雠chou。

疫鬼日夜侵,尽室委阳侯。

长吏佐凶岁,存者复累囚。

丈夫具七尺,岂但妻子谋。

朝粥与夕蔬,一饱良足羞。

这是说,乡里都已经发人瘟了,日日夜夜有人“中标”,有的甚至举家投河自尽,一些执法者还在助“疫”为虐、趁“疫”打劫,老百姓即使侥幸没有瘟死,也动不动会有牢狱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瘟疫的悲惨后果,自然就更加严重了。

又如,写《石灰吟》的于谦还有一首诗:

《延津县》

县治萧条甚,疲民疫病多。

可怜官失职,况是岁伤和。

空廪全无积,荒田更起科。

抚安才智短,独立奈愁何。

延津县,隶属于今河南新乡。

在这首诗中,于谦明白指出,延津县“疲民疫病多”,与当地官员“失职”“才智短”有很大的关系!

但他自己独立苍茫,视此官劣民瘼,也无可奈何,只能写诗呼喊,以留青史和证据。

又如,明代学者(1381~1469)龚诩《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一:

疫疠饥荒相继作,乡民千万死无辜。

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

只缘后政异前政,致得今吴非昔吴。

寄语长民当自责,莫将天数厚相诬。

在这首诗中,龚诩直指瘟疫饥荒相继发作、百姓成千上万死亡的原因,是官员失职,并进而奉劝领导干部要“自责”,不要以为“天道好还”是诓人的。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03-07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