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不讲理的人或是无法讲理的人,往往会用“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来自我解嘲。这也是,一个整天之乎者也的人和一个整天舞刀弄枪的人,确实会存在许多沟通上的障碍,让人觉得“秀才”即便满腹经纶,也是无可奈何。

历史上的“秀才”实际上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一般认为,秀才是科举考试的最低功名,即所谓的穷秀才,是没有资格做官的。但事实并非全如此。

据史料考证,“秀才”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它原本并非属于科举功名的范畴,也不特指读书人,而是相当于现在的“俊才”“英才”等。比如西汉写过著名《过秦论》《论积贮疏》的贾谊,就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最早被称为“秀才”的人之一。

当时汉朝选拔官员实行的是地方官“举孝廉”制,“秀才”“孝廉”都属于一起被地方官举荐的优秀人才。只不过到了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被改称为“茂才”。但到了三国曹魏时期,那个不伦不类的“茂才”又给改回了“秀才”,并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取士。当时设立有秀才科,一开始,“秀才”是考取功名中的所有人的总称。由于当时秀才科要求很高,很少有人能考取,后来就被废止了。“秀才”因此一度沦为读书人的统称。特别是到了宋时,凡是参加科举府试的人,无论考中与否,都被称为“秀才”。

明清之际,“秀才”的意思被逐渐地固定了下来。这时的秀才有一个门槛,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经过县府举行的童生院试中,取得入学资格的“生员”才可以成为秀才。考中秀才之后,可以说是十年寒窗取得了初步成果。

“秀才”,进,可以去考举人,一旦考中,便可正式进入为官的士大夫阶层,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天大喜事,就等于现在的年轻人一下子考上了国家公务员,所以《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考了几十年的范进,中举后能兴奋得发疯;退,可以开设私塾,广收门徒,也算是有个正经职业。并且,秀才虽然没有国家俸禄,但可以获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还可以直接找县官提意见或建议等,可以说是乡绅一般的人物了。

于是秀才这个最低功名,成了明清两代出身贫困的读书人科举考试的“中转站”。他们往往一边通过教书获得经济来源,一边继续考取功名。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一边在实习单位工作,一边准备考公务员一样。于是,这也让当时老师与学生同场竞技的场面成为一种奇观。

科举的道路上,千百人一起过独木桥,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尤其是清代的满族统治者排斥汉人做官,于是许多“秀才”也就一辈子只能待在这“中转站”了。像著名的清时小说家蒲松龄,当时曾以当地第一名中的秀才,之后再也“晋级”无望,不得已只能写些鬼怪小说聊以自慰。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幸亏了蒲松龄的考场失利,才在中国的官场上,少了一个庸碌的举人,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光耀千古。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05-24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秀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