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好母亲更是好婆婆

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孟子出自于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虽然曾经阔过,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

没落到什么地步呢?

孟子的父亲是谁都没人知道,只知道他“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父亲去世的早,是母亲仉(念“章”)氏,辛辛苦苦拉扯他长大。

一个女人,独自拉扯一个孩子,本身就很艰难,了不起的是,仉氏还很注重孟子的教育、成长。

孟子小时候原本住在公墓区附近, 孟子就天天学人祭祀,虽然长大后当个巫师也能发家,但仉氏认为,这里不适合居住。

不适合怎么办?搬家。

孟子:想离婚的时候老妈讲了个故事,他这才知道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要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地理位置优越的市中心房。可是,不省心的孟子就开始天天学人做生意,做生意当然能致富,但仉氏却认为,这依旧不适合孟子的成长。

到底哪里才合适呢?

孟母就带着孟子再次搬家,搬到学校附近,住上了学区房,孟子就天天学人读书。

于是孟母说,这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啊!

孟子:想离婚的时候老妈讲了个故事,他这才知道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知识改变命运,在仉氏的教育下,孟子最终成为了战国时名动天下的学者。

这些情节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充分说明仉氏是个好母亲。

事实上,孟母之所以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作为一个好女人,她更是一个好家长,好婆婆。

孟子:想离婚的时候老妈讲了个故事,他这才知道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关于婚姻,男女之间是很不平等的,就拿离婚来说,婚后两口子过不到一块,想离婚,女人必须“告夫”,告诉丈夫,征得他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有多大的委屈都得忍着。

那么,男人呢?

有七种抛弃妻子的理由,即所谓的“七出”:

第一是无子,不能传种接代;第二是淫佚;第三是不事舅姑;第四是多嘴多舌,搬弄是非;第五是盗窃;第六是妒忌;第七是恶疾。

表面上看起来很详细,看起来好像是保障了女人的婚姻权利,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解释,七出当中,除“无子”、“恶疾”是硬条件外,其余还不是上下嘴唇一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事。

孟子作为亚圣,也犯了这样的大男子主义。

西汉韩婴之《韩诗外传》当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子:想离婚的时候老妈讲了个故事,他这才知道娶了个多好的媳妇

什么意思呢?

孟子回家,发现妻子张开两腿,很豪放的坐在榻上,于是气哄哄的告诉仉氏,妻子没礼貌,我要休了她。

孟母很奇怪:两口子过得好好的,怎么说修就修呢,到底怎么回事,赶紧说给我听听。

于是孟子回答:“我回到家,她居然岔开两腿坐着,如此无礼,这样的女人还能要吗”

孟母一听明白了,儿媳忙了半天,好容易放松放松,休息一下,正好让你给看到,话说看到就看到,为这点事休妻,还讲理吗?

于是教育孟子:

《礼记》说了,将要进屋的时候,先问屋里有没有人;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为的是不能让人没防备。

现在你进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进屋没有声响,因而让你看到了她叉开两腿坐着的样子。这是你无礼,哪里是你妻子无礼!

人家忙半天,自己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歇会,你就不高兴了,还讲点道理吗?

于是,孟子就开始自责,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了。

正所谓知书达理好家教,大概就是孟母这样的吧!

真正的好女人,不光是会带孩子,更是好家长、好婆婆,家庭有了这样的主心骨,何愁不来富贵!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12-31  所属分类:其他姓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