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帝江”到底是什么?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

风雷相信所有的传说背后都隐藏着真相,如果你觉着荒诞不经,一定是解读的方法不对。

比如关于帝江,有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风雷觉着是很有道理的。

《山海经·西山经》有:“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通过行文可知,这个“帝江”是天山之神,那么这个天山又在哪呢?这个我们不敢轻易给出答案,但是,《西山经》里的“天山”在昆仑山和西王母的西边。

所以,说什么帝江是帝鸿,是黄帝,都是汉晋时人毫无根据的胡扯,不可信。

帝鸿和黄帝都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帝鸿来自东方,黄帝来自北方,也是两个不相干的族群,而帝江是神。

在《山海经》里,神和人是不同的,《山海经》里的神,除了帝,其它都是区域性的神,负责一座山或一块土地,是需要祭祀的,而且祭祀方式也有所区别。

其实,神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神奇的造化。祭祀神其实就是动物崇拜,最原始的图腾信仰。

帝江是天山之神,也可以理解为天山特产。

商周及上古时期,“帝”都是用来祭祀的,这个字最早是商族祭祀死去的祖先所用,后来成为各个族群对自己祖先的称谓,黄帝、炎帝等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说,秦王嬴政把自己称为“始皇帝”着实挺大胆的,自此之后,“帝”也从对死人的称谓变成了对活人的称谓。

《山海经》所载内容是商代及其之前的世界,那么“帝江”显然就是被祭祀的一种存在。

那么,帝江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呢?

从描述中是可以知道答案的,一句一句地分析。

注意那句“六足四翼”,一个动物有六足四翼很神奇吗?

其实是我们想复杂了,六足是昆虫的标志性特征,而四翼也是昆虫的标配,如蜻蜓、蝴蝶等都是六足四翼,不足为奇。

“状如黄囊,赤如丹火”显然是个比喻,就是说这个东西形状像黄口袋一样,颜色红得像火一样,那么问题来了,黄囊通常是一个椭圆形的东西,怎么会有足有翼呢?显然是不成立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这一句要分开看,这是在描述两个东西,前一个阶段是“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后一个阶段是“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这里面“浑敦”的意思是模糊看不清,是个形容词,跟上古舜流放的四凶之一的“混沌”没任何关系,不要胡乱附会。

“状如黄囊”其实是茧,“赤如丹火”其实是蛹,而“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其实是蛾,整句话描述的其实是由茧化蛾的过程,而“是识歌舞”就是蛾扑腾翅膀的样子。

《山海经》中的“帝江”到底是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蛾通常是破茧而出,蛹应该在茧里,通常是看不见的。那么试着想一想,什么动物在变化的过程中能够看见蛹呢?

没错,就是蚕。因为人们需要茧作丝,所以需要剥出蛹。

那么,帝江是什么就应该清楚了吧,没错,就是蚕茧。而且“江”与“茧”在读音上非常接近。

《山海经》中的“帝江”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我们觉得蚕太稀松平常了,但对于远古人来说,蚕太重要的,蚕保障的是衣,而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在远古人看来,蚕的重要性不亚于粟,那么有谷神,必然就有蚕神。

如果问中国对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科技贡献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四大发明,事实上,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相比于养蚕技术要差得多得多。

《山海经》中的“帝江”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蜀”字,其实,这个“蜀”字就是由蚕演变而来,似乎也说明,蚕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养蚕技术的最早发明者可能来自西北,也就是“天山”,并且由西向东传播。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07-07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山海经》中的“帝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