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说起结婚,各位朋友应该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婚礼,不管是自己结婚,还是亲朋好友,婚礼上两位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新郎和新娘了。

咱们一般称呼新婚的男性为“新郎”或者“新郎官”,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新郎”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跟各位普及一下,新郎这个词最早指得可不是新婚中的男性,而真的是一个官名,是对宦官的的一种称呼。

那么,这个“新郎官”到底是一个什么“官”呢?这种称呼是怎么被用到新婚上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新郎官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

 

宦官

刚刚咱们说了,这个新郎啊最开始是对于宦官的称呼。这里还要说一句,宦官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监。东汉光武帝刘秀就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肯定不是要当太监。由此可见,汉代的时候宦官和太监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礼记》就有“宦学事师”的说法,说的就是学习做官的这么一个过程,而跟着国君和皇帝学习,就叫做“宦”。所以,早期的宦官,说白了就是学习当官的人,相当于实习公务员。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一种特别的官吏的学习和选拔机制。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那为什么宦官和新郎又扯上关系了呢?

那是因为这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也是被当做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所以他们身上也有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实习期间,这些人的身份就叫做“郎”。

“郎”一开始指得是君主身边的侍卫。因为君主的宫殿周围不是有很多走廊吗,咱们看到电视剧里,站在走廊上拿一个戟的那些人,他们就是“郎”了。

韩信就曾经说过,自己以前在项羽的军中,“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东方朔也担任过汉武帝执戟郎。

这些郎就是皇帝贴身保镖,除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之外,有时候也会传达命令,或者替皇帝办一些其他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学到一些为官做事之道。而“新郎”一词,指得就是这些刚刚担任郎官的年轻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郎可不完全等同于官员。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服务对象不同,官员的服务对象是国家,而郎的只是皇帝的私人团队。虽然说古代皇权至上,但是那个时代国家和皇帝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划等号的。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郎的选拔

虽然这些郎不是正式的官员,但是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走向各种的工作岗位,成为协助皇帝管理这个帝国的一份子。根据汉代制度,这些郎官每三年就有一次升迁的机会,从郎到郎中再到侍中,在往上就是侍郎,到了侍郎就已经算是高级公务人员了。

除了在中央有机会担任高级官员之外,还有机会分派到全国各地担任地方长官。

秦汉时代,由于郡县制度的实行,中央政府要任命官员来管理地方,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为帝国输送人才,就需要这样一套跟官僚制度相对应的,从地方到中央的选拔官僚制度,而选择的对象就是这些“郎”。

所以这个“郎”的名额也是十分有限,竞争相当激烈。那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郎”呢?

首先最有资格成为“郎”的当然就是贵族的子弟了,这些贵族本身就跟皇家关系密切,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的子孙成为“郎”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更方便。比如西汉的开国功臣张良的儿子就在皇宫里担任过郎官。

第二种就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了,根据家庭条件来选拔,这种方式有专门的名词,叫“赀(读如资)选”。各位别误会,不是说富贵人家有钱送礼的意思,而是因为一般的家庭是无法承担“实习”期间产生的费用的。

那时候的实习生可不想咱们现在,当时他们是没有薪水的,不但生活费用完全自理,还要向国家交“学费”,在实习期间,所需要的制服,马匹,武器都要自备,国家是一律不管的。

汉文帝时期有一个叫张释之的廷尉,就曾经担任过骑郎。据说他哥哥张仲很有钱,所以一开始的各种花销都是他哥哥帮他掏,但是这个老哥也是倒霉,实习了十年没能转正,最后他一响,花了这么多钱我还是个实习生,正打算及时止损,准备辞官的时候,才被大臣袁盎所推荐,担任了负责传达、通报的谒者,这才成了正式的有编制的公务员。

还有一种选拔方式叫“门荫”,就是说如果家里有人做到了郡守之类的这种高级官吏,相当于“高干子弟”,这种人也是有资格成为郎的。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玩坏了的制度

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即位之后,就又搞了创新。他认为,不管是贵族、门第还是家境,这种评选标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让很多有知识有德行却出身不太好的人才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于是他就想出来一种依据德行的评选方式,就是咱们听说过的“孝廉”,也叫“孝廉郎”。

这种评选方式就跟之前的三种完全不一样了,不看出身和资产,而是以“为人孝顺”和“做事廉洁”作为标准进行考核,选拔对象大多都是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子弟,相当于是面向全社会招聘。通过考核之后,再由地方推荐到中央。

虽然是面向全社会,但是“孝廉”也是有名额,汉武帝规定,为了保证每个郡每年或者每两年都有“孝廉”被推荐,所以就采用了按地区分配名额的方式。这样一来,让每个郡的人才都有机会去中央学习,进而达到了全国源源不断的向帝国输送人才的目的。

“举孝廉”的本质其实是从一个人的孝顺与否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有“抗争意识”,从“抗争意识”就能判断这个人是否会造反。这点对于皇帝来说是很致命的,古代就有“脑后长反骨”的说法,就是说这个人天生就不是省油的灯,那么对于这种人,不但不会担任重要职位,皇帝还会像防贼一样日常考验其忠诚度。

可能这么说您觉得有那么严重吗?结合一个咱们现代人一些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假如你是公司老板,现在要招几个人,你是愿意选择孝顺父母的还是不孝子呢?

不过“举孝廉”也出现了问题。

“新郎官”到底是个什么“官”?

 

虽然说“孝道和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一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但是咱们知道“孝”和“廉”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本身就没有一个具体的考核标准。就像给父母喂饭和给父母洗脚相比哪个更孝顺啊?跟给父母穿衣穿鞋相比呢?

而且负责向中央推荐孝廉的人又是各地的地方官员,既然是由人选,那因人而异,标准就又参差不齐了,那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

于是为了获得孝和廉的好名声,就出现了“沽名钓誉”,故意做秀,做一些博人眼球的事情的现象。比如二十四孝里面的郭巨埋儿,为了奉养母亲把自己亲儿子都活埋了,虽然最后在土地里挖出了金子,是个大团圆结局,但是仔细想想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假如土里没有金子,那么他儿子是不是就真的被活埋了;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大冬天的为了吃鱼,用体温去化冰,放到现在就是神经病。

尽管二十四孝的故事并不是都发生在汉代,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社会追求这种“为了孝而孝”的时候,人们能做出什么奇葩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了。就像咱们今天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只要能火,什么脑洞大开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了,这些被选为郎的人就如同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可以说是前途无量啊。

对古代来说,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了,所以把新婚的丈夫叫做“新郎”,也是一种赞美,一种吉祥的说法,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其根源就是汉代选拔官吏的这么一个历史大背景。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1-01-04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