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肘阁 肘上起歌舞

肘阁

项城肘阁曾经广泛流传于豫东及豫皖交界地带,是起源于北宋时代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在明末清初达到昌盛。因其表演形式惊险独特,被誉为胳膊支起的“空中芭蕾”,深受群众喜爱。这种舞蹈现状如何?

隐居在都市的神秘肘阁

“又有一个香孩儿会,旗幡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作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蟾宫折桂、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十数里。” 这则关于肘阁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明末清初作家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中,其中的“香孩儿会”指的就是肘阁。

肘阁

7月18日,我们冲入雨幕,蹚着过膝的雨水,想象着丁耀亢所描写的热闹场景,遥远如天际,却又神秘在眼前。

正在表演的肘阁走过项城广场南侧的一条小巷,就是项城市肘阁协会会长郭宝玉的家,一个幽静的都市院落:花木扶疏,盆景别致,充满了格调与情致。

郭宝玉已约好五六名艺人,等待我们的到来。这位71岁的老人,无疑是肘阁的狂热爱好者,在他四五岁时,即开始扮演“香孩儿会”中的“好俊孩儿”;到了18岁时,就能够扛双“装”。至今60多年过去,他已成幡然老者,爱好却丝毫不减。

这种只在正月十五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究竟起源于何时,郭宝玉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祖辈相传,有二十多代四五百年的历史。 而据有关专家的考证,说肘阁源自民间社火兴盛的北宋,在明清时代豫皖交界地带曾经盛极一时。

从背上转移到肘上的舞蹈

郭宝玉说,肘阁的表演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表演者,叫“上装”或“上枝”,是一个四五岁的孩童;下部分叫“ 下装”或“下枝”,是扛“装”者,多是有民间舞蹈技艺的青壮年男子;上装与下装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彩头”连接,是彩扎的一个造型。

表演时,作为“下枝”的男子在腰间绑缚着一个铁坎肩,这个铁坎肩卡在双肩与前胸之间,后面用绳子绑牢;铁坎肩在手臂一侧向上延伸,高出头顶,再采用公母榫眼与“彩头”连接,“彩头”上再连接上一个铁架,供表演的孩童站立。

扛“装”者穿着肥大的戏服,遮住了身上的铁坎肩,观众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结构,这样无疑增加了神秘感;而表演者也是穿着戏服,这种戏服的裤子又肥又长,正好遮挡着他所坐的铁架子,观众看不到支撑物,更觉神秘无比。

郭宝玉说,肘阁表演的节目大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传说,有不少是从戏剧直接借用而来。

在郭宝玉的记忆里,小时候肘阁表演时,曾经有打击乐和八音楼子伴奏,扛“装”者踩着伴奏的鼓点,且走且舞,走“乌龙摆尾”、“龙亲嘴”、“秧歌”(前八步、后八步)、“剪子股”等舞步,并不断地穿插变换队形,十分好看。

“但八音楼子现在基本失传,那时候的八音楼子吹得相当有魅力,很多人都是冲着八音楼子而来。”郭宝玉说。

最初的肘阁,有八音楼子伴奏,似乎还有歌唱同时进行,有人把肘阁也写作“肘歌”,大概就有这层意思。

作为民间舞蹈的一种,为何要搬到胳膊上进行表演?原来肘阁源自驮歌,而驮歌则源自平地上的舞蹈:原来在平地上的表演,由于围观的群众比较多,外围的观众视线往往受阻,艺人们因此作出改变让儿童站在青壮年的肩膀上表演,这就演变成了驮歌;但这种驮歌表演难度较大,也不是很安全,艺人们就逐渐改良成表演自如的肘阁了。

从背上转到肘上,肘阁见证了民间舞蹈的进步。

宁可穿破装不要穿错裳

有意思的是,肘阁在人物造型上,还有不少的讲究,它要求上下枝人物的装扮,有一定的协调与关联。

比如单人装的《西游记》,“上枝”演员如果是扮作孙悟空或猪八戒,“下枝”演员必须扮作沙和尚;《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要由他的父亲“贾政”来扛,“薛宝钗”由她的哥哥“薛蟠”来扛,“林黛玉”由于没有娘家人,只好由“刘姥姥”代劳;而《白蛇传》里的“青蛇”、“白蛇”,则必是“许仙”来扛;下江南的“乾隆”或“还珠格格”,则由太监代劳。

双人装里的《吕布戏貂蝉》,由董卓来扛;《杨家将》里的“穆桂英”与“杨宗保”,则由“杨六郎”来扛;而三人装里的“刘备”、“关羽”、“张飞”,只能由“赵云”来代劳。

人物的脸谱与服装必须与其所扮演的角色一致,比如扛“吕布”与“貂蝉”的“董卓”,必须化妆成白脸奸臣相,服装也要合乎他的身份。“宁可穿破装,不要穿错裳”。

“一装肘阁就是一出戏,千万不能闹笑话。”郭宝玉说。

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趁暴雨未歇之际,郭宝玉将我们带到他家二楼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堆满了作为“上枝”的铁架及“彩头”。 这些铁架与“彩头”大多为最近几年新打造的,但我们也注意到,有几个特别高大的铁架,显然与众不同。郭宝玉说,这几个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是用砂铁打造而成的,不很规矩,也很脆,虽然不生锈,但犹如豆腐渣一样用手一摸,就会掉渣,现在已经不用了。

“以我们的装备,演上百装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演员童战玉看着满屋的铁架及“彩头”说。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1-06-04  所属分类:文化
标签:项城肘阁,肘上歌舞,肘阁,中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