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袁氏出太康

袁氏始祖本虞舜之后,妫姓。《史记·陈杞世家》载:武王灭纣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伟胡公,都宛丘(今淮阳)。后以其孙靖伯庚食邑戈地(今太康县)居辕乡(今扶乐城)至其12世纪孙涛涂以王夫(祖父)名诸、字伯爰(古代爰、辕、袁通用),爰于居地辕乡辕的音同,便以辕涛涂名显于世。

《史记·陈杞世家》载:于周惠王十三年春陈宣公(杵臼)三十七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小白)伐蔡,蔡败。齐桓公率七国之使南侵楚,楚使求和,之召陵还。过陈,陈国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齐桓公怒执陈国大夫辕涛涂。众人纷纷向齐桓公请求免辕涛涂一死,加上辕涛涂在召陵订立盟约有功,齐桓公才没杀他,但把他带到齐国关押起来。后齐国又派叔孙戴伯率师侵略陈国,陈不抵派人请和,遣使纳赂,答应割地赔款,并要求齐国放回辕涛涂。齐桓公时观辕涛涂体弱多病,就答应了陈宣公,赦回涛涂。

辕涛涂要回国了,陈国国君(杵臼)率领群臣,亲自到城外迎接。辕涛涂被两个士兵搀扶着,一看到国君和众臣在迎接他,心中很是高兴。陈宣公主动上前两步握住辕涛涂的手说:“辕大夫你吃苦了,我陈国人没有忘记你。”同时还说:“我意在恢复你原来官职,不知爱卿意下如何?”辕涛涂眼含热泪,激动地说:“臣已老年,不便奉君,我愿辞官,回食邑阳夏辕乡安度晚年。”陈宣公亦不勉强,但风趣地说:“你不当官,也就没车可坐了,那就把车字旁去掉改为袁姓好了。”辕涛涂当即谢恩,众臣也都祝贺辕涛涂以袁为姓。算来至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了。

袁涛涂子袁远,五世孙袁颇,为陈国司徒,楚灭陈后,袁氏家族多迁徙外地。阳夏涛涂的八世孙袁政始入仕。16世孙袁生,世居阳夏辕乡,秦末袁生才重振家门,项羽破荥阳后,袁生献计汉王刘邦出武关令荥阳成皋间休息,而楚备多力分,复与战破之必矣,汉王从其计(语出《汉书·高祖本纪》)。汉室既定,袁生还宅辕乡。袁生曾孙袁干封相关内侯,食邑贵乡六百户,干子袁经、孙袁山相继袭爵,袁山的来孙袁良为东汉丞相令、广陵太守、议郎符节令,梁相、国三老(洪适隶释卷六)。袁良长子袁光任博平令,次子袁腾任尚书郎、蜀郡太守,三子袁璋为谒者。袁腾子袁安,为官汝南,择士汝阳为家,位至三公。袁璋子袁滂官至司徒。袁滂子袁涣东汉侍御史、谯令、三国魏时官至梁相、谏议大夫、丞相军祭酒。太康原是鼎盛时期为东晋至南朝陈的270多年间。正传世28人,三公、令仆17人,在此期间,袁氏人才辈出,不论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袁涣之曾孙袁耽为王导参军,平定苏峻之乱时,以功受封为建威将军、历阳太守,始迁江南。从此,太康(时为阳夏)袁氏成为晋王朝重要支柱士族之一,门阀地位仅次于王、谢。袁耽孙袁湛是谢玄的门婿,官至中书令,尚书又仆射兼太尉。其侄袁淑诗文俱佳,为东晋著名文学家,官至丹阳尹。太尉长史、太子左卫率。袁灿为南朝宋中书监、司徒、侍中。其他如袁霸、袁宏、袁彖、袁昂、袁枢、袁宪、袁朗、袁乔、袁式、袁滋等名人尚有百人之多。

起辕乡故址即今太康县清集乡扶乐城村。《水经注》卷二十三云:“涡河经大扶城西城之东,收悉诸袁墓,碑字倾低,羊虎碎折。惟司徒滂、蜀郡太守腾、博平令光,碑宇所村惟此,自余殆不可寻。”大扶城即今扶乐城村,老涡河流经其北,诸袁墓在扶乐城东老涡河北岸,原墓较多,至北魏郦道元时仅剩袁滂、袁腾、袁光三墓,时墓碑犹存。袁良墓亦在此,不过郦道元时已毁,唐韩愈为滋作《袁氏先庙碑文》“陈公子有为大夫,国之地袁乡者,其子孙世守不失,因自别为袁氏”。其碑文在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和赵明诚《金石录》中均有记载,南宋洪适《隶释》全文收录。今扶乐城东五华里,老涡河北袁庄村,村内全为袁姓,马头镇袁桥村等,其族谱所载与史料略同,实为袁涛涂后裔,其他亦即袁氏发祥地辕乡。

袁涛涂后裔,现居太康县清集乡袁庄、马头镇袁桥、所庄、柳岗、袁庄、朱口镇袁庄、转楼乡袁庄、高贤乡袁马、勒庄、独塘乡袁桥等10余个村庄,千人以上大村两个,县境袁姓约近万人。袁氏族谱明代以前无存,今存者修于清代,近祖喜元末袁仲和为袁涛涂51世孙,袁仲和之后继传32世。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9-11-23  所属分类:其他姓氏
标签:天下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