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姓屈,孔子不姓孔……你分得清古人的“姓”与“氏”吗?

如果有人问屈原姓什么,也许很多人想都不想就会回答——

姓屈嘛!还能姓什么。

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屈原其实不姓屈,而是姓芈。就像孔子并不姓孔,而是姓子。

听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可能懵逼。这是什么鬼?

屈原不姓屈,孔子不姓孔……你分得清古人的“姓”与“氏”吗?

原来,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很不一样哒。

今天,且听真真学长细细说来。

01、

故事要从三皇五帝时期说起。

据说,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姓。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这样解释——

“姓,人所生也。” 

姓字由“女”和“生”构成,本意是指女人生的子女,突出的是母亲的重要性。

《说文解字》

所以,在最早的时候,子女出生都是随母亲姓的哦,这一点和我们今天很不一样。

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处于母系社会,女人的地位很高,很多人也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连自己的老爹是谁可能都不知道。

正因为如此,一些非常古老的姓往往带有“女”这个偏旁,譬如“姬”、“姚”、“姜”、“妫(guī)”、“姒(sì)”、“妘(yún)”、“嬴(yíng)”和“妊(rèn)”。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姓”在当时也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的,只有那些身份地位高贵的人才会有“姓”。

而与姓不同的是,“氏”的出现要相对晚一些,是在进入父系社会之后。

原来,随着同一祖先所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一个同姓的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并散居到各个不同的地方。

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为了相互区别,便要取一个称号作为新家族的标志,这样就产生了“氏”。

古代的“氏”只用于男子,不用于女子,这一点必须明确。在进入父系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以后,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因为在争夺财富的战争中,男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些获得了军功的人,往往被赏赐以官爵和封地,从而变成了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他们得到的官爵和封地,就成为他们的氏。

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将氏的来源分为九种,其中以官爵、封国得氏为主。司马迁《史记》中有《十二诸侯年表》,这十二诸侯就是氏。诸侯的封地有大有小,其封爵有高有低,都可以用来表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都属贵族。换句话说,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氏的。因此,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无,贱者有名无氏。”古代重男轻女,男子有氏,女子无氏,故郑樵又说:“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与氏的界限是很明确的。

也就是说,“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不同支系。

在我们今天,“姓”“氏”可以用来通指我们的姓,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两者是需要严格区分的。

比如屈原,他不姓屈,而是姓芈。屈只是他的氏。

没错啦,就是电视剧《芈月传》中的那个芈。这个奇怪的姓也是楚国的国姓。

屈原和楚怀王都姓芈,屈原是芈姓屈氏,而楚怀王是芈姓熊氏,这样两个同姓好基友就一下子能完美区分彼此的宗族啦。

那么有些人会问了,屈原为什么要叫屈原,不叫芈原呢?

那是因为“氏”代表了这个人当下的社会地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以“氏”与“名”连称。只有在两家要结婚时,大家才会去看一看彼此的“姓”是什么,避免出现同姓结婚的尴尬。 

所以,我们一般称呼屈原为屈原或者屈平,而不会叫他芈原。

02、

再来说说孔子。

孔子其实不姓孔,而是姓子。

当然,孔子的“子”和孔子的姓氏“子”无关,那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和老子、庄子、孙子的称呼一样。

孔子是宋国人,宋人是商朝人的后裔,商朝的王族以子为姓,所以孔子其实是子姓,换句话说,孔子和商纣王同姓。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一种就像得知《庆余年》里“文坛巨儒”庄墨韩和“杀人魔头”肖恩是两兄弟一样不可思议的感觉?

但事实就是如此,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所以,按现在的习惯,我们可以叫他子丘或者子仲尼,但在当时,因为要“氏”“名”连用,所以必须叫孔丘。

子曰:我不姓孔

子曰:我不姓孔

我们熟悉的姜子牙也是如此,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所以在早期的典籍里面,一般将他称为吕尚。

对,就是这么复杂、这么崩溃。但在先秦时期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那么姓和氏有什么用呢?为啥要弄那么复杂呢?

在当时可有用了。

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曾在《通志·氏族略》中如是解释——

“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原来,姓是决定能否通婚的依据。

《通志》书影

我国自古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大意是如果血缘相近的人结婚,会出现遗传性的问题,从而影响繁衍后代。

因此,在先秦时期,为了避免近亲之间生小孩,“姓”便成为了很好的区分标志,让同姓的人不准结婚就好啦。

氏就像上面说的,是为了区分不同宗族,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区别贵贱。

在这个时期,“氏”可是贵族才有的特权,一般的平民百姓可是没有氏哒。

获得了氏的人,如果有过错、犯罪被贬为平民和奴隶,其氏随即丧失。因此,古代诸侯之间盟誓,常用“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作为诅咒之词,其道理即在于此。

03、

然而,经历了战国末期大洗牌,由于社会剧烈变动,贵族与平民之间差距渐小。

秦朝时,公族子弟都没有尺土之封,士民百姓都是匹夫。所以秦汉以降,出现了“姓氏合二为一”的现象,姓氏逐渐就像我们今天一样,通称为姓啦。

孔子的后人们,也不再以子为姓,而是改姓了孔这个当初的氏。现在很多人都已不知道孔子本来不姓孔,而是姓子了。

如今我们中国的姓氏已经足够多,据统计大概有3000多个,不需要再通过氏来区分姓了,氏这个曾经代表一个人出身的符号也早已作古。

但我们要知道,在最早的时候,姓和氏并不是一回事哦。屈原并不姓屈,孔子也不姓孔,千万不要搞错啦!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01-03  所属分类:其他姓氏
标签:屈原不姓屈,孔子不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