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为何叫“华夏”?夏有夏朝,华从何来?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的夏字出自夏朝,那么”华“从何来呢?

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其实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

生命经过上亿年的演化,从水生的鱼类,上岸进化成两栖类,其中龙族和蛙族之间的一种又逐渐演化成了人。

距今170万年前,人类的始祖学会了用火,从而抵御了寒冷,克服了黑夜。

后来,距今1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河期,古人类基本灭绝。

直到到距今7万年前,北纬30度附近因为冷热适中,水草丰茂,渡过严酷冰河期的智人就进化成现代人。

两万年前,位于今河南商丘燧明国的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终于让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过去,展现不同于其它野兽的文明光华。

燧人氏的后裔就自称为“华”族,他们的图腾是凤鸟。

这一时期,采集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女性主导的社会关系比较混乱,解释不了孩子的来历只能假说是用泥巴捏的

后来,人们根据对自然界的认识,用阴阳来区分男女,然后明白了,男性不能生孩子,女娃才能造人的道理。再根据阴阳理论创造出天地的概念,称之为开天辟地。

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升,进入渔猎时代,男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原来的女性首领就变为从属地位。

淮河

后来,河南淮阳的颖水北岸的华胥氏践大人迹而孕生伏羲。

《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其实就是父系的意思。

伏羲氏作为父系社会的氏族首领,未必就是一个人,就像女娲也一样,他们可能只是氏族首领的称号而已。这样就可以合理解释伏羲和女娲如何从兄妹演变为夫妻了。

男性主导的社会因为本性要求长期占有固定伴侣,后代归属也明朗起来,就演变出了姓氏。

伏羲根据阴阳五行规律,创造出八卦,设定了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定礼仪、制婚嫁。规矩就兴起来了,伏羲也就成了人文始祖。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采集资源的枯竭,伏羲氏在淮河冲击平原上开垦息壤,创建畎田,开始农耕生产。甲骨文夏: 夏,一个赤脚的人拿着一把耒lei(农具),准备下地干活,夏天很热的时候,人才可能赤脚干活;甲骨文华: 华,是一个枝叶繁茂的树木,万物生长靠太阳,在太阳的光华照射之下草木才能繁盛,甲骨文 夏和华都说明“华夏”是农耕文明。

伏羲,人称“太昊”,说明他又代表着“华”族。

淮河

随着农耕的发展,逐水而居,让狩猎时代产生的龙图腾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华族也发展到了神农时代,淮河成了中华民族第一条神龙。

淮河

神农后裔炎帝成为部族首领后,“定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相传他是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有熊,即河南新郑县。

炎帝出生后,被养于姜水滨,故以姜为姓。炎帝是个传奇人物,史载他“牛首人身”。这当然不可信,而是当时炎帝部族以耕牛为图腾,故把部族首领神化了。在他率领部族东迁途中,击败了不少当时散布在长江流域的诸多弱小部落。

济水

“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见蚩尤部浇崭露头角。蚩尤部落是由神农氏族东迁济水发展而来的一群农耕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其实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于其居地产盐;二是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

于此同时,有熊部黄帝部族往西在黄河中上游已逐步发展壮大。

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

黄帝为了和炎帝修好,先派遣使者从新郑来到阪泉(今河南省扶沟县),说服炎帝归顺,共同对付蚩尤。炎帝不仅没有采纳黄帝的建议,而且还准备在阪泉与黄帝大战。于是,黄帝就亲自出征,率领数十万兵马,围困阪泉。

黄帝在这场战争中,经“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之战以后,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确立黄帝的领导地位,拉开了英雄时代的帷幕。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全面大融合。

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部落里的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霸,在今天的河北涿鹿展开激战。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山海经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蚩尤兵败之后,九黎大部分都依附于炎黄,成了今天所说的黎民百姓。残余的亲信部众向南逃窜,定住在现在贵州省的万山之中,据说就是苗民族的祖先。

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项城)。炎帝族分支共工氏,居住在九州黄河中游(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及河南辉县),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

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被杀。作为胜利者,就把下游水患归罪于上游首领。于是就有了共工怒撞不周山的传说。(也可能因为战争造成黄河决口,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

不论原因怎样,炎黄部落首领已经认识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下游水患皆因上游引起。

地上河

尧帝在位时,禹的父亲鲧用堵的方法,治理黄河,形成了地上河。(当初的地上河不在开封,而是新乡)

可是水患仍然没有解决。鲧于是被杀。

大禹治水

舜帝在位时,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推荐鲧的儿子禹。

禹贡九州

大禹治水,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兖州、青州、豫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黄河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大禹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

至此,华夏民族体系形成。

禹年老后,

本还是打算依照禅让制度将首领地位传给叫作皋陶的大臣的,

可皋陶不幸早丧,未能即位,

禹于是又打算禅位于发明了凿井技术的伯益。

但是禹的儿子启却依仗家势,

提出“王位要由首领传给儿子,再由家族延续下去,世世代代为王”的说法,

他排挤掉了伯益,

自己取得了部落联盟中的最高权位,

并强迫各部落臣服于他,

还把自己家族的姓氏“夏后氏”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号,

从此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俗话说,”虎从风,龙从水“

作为龙的传人,华夏古文明始终跟水有关。

古时黄河、淮河、济水与长江并称“四渎”。渎就是独,说明这四条江河是独立入海的四条龙。

黄河、淮河是龙脉,济水是文脉。

老子“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指的就是济水,清流、清白、清廉、清静等词都和济水有关。

济水“三隐三现”、神秘莫测,穿越黄河而不与黄河混淆,百折不饶、波澜不惊,一直独立成河,顽强的独立入海。中国古代通常把温文尔雅、润泽万物、泽被百世,用在不慕荣华的知识分子身上,称为“清流”,代表品德高尚。

打开中国地图,有几个城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都是以济为姓,如济源、济宁、济南、济阳,这些城市其实都是曾经济水沿岸的重要城市,济源的本意当然就是济水源头的意思,济宁是巨野泽湖边重要的城市,而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其实就是济水的地下水,是济水三次隐身地下的一段而已,济阳是济水注入大海前的重要城市。

西汉末年,黄河先是夺了济水下游入海口,由是出现了王莽篡权,但是,济水主体还是清流,所以出现刘秀光武中兴。

隋炀帝杨广挖运河,破坏了原有的淮河水系的龙脉。让黄河上游的鲜卑族得到机会,成就了盛世大唐。

北宋时期,黄河恢复北流,济水也恢复清流,所以经济文化都有长足的发展。

到了南宋,黄河夺淮入海,侵犯了中原主体,中原文明成为囚龙之势,所以南宋时,汉人就只能偏安一隅了。

黑龙江

黑龙江趁机崛起,让蒙古人在亚欧大陆纵横驰骋。

淮河

元朝,黄河泥沙淤积堵塞了淮河入海口,淮河改道长江,再一次入海为龙,成就了生在安徽的朱元璋的崛起,大明朝让淮河带动了长江的腾飞。

辽河

明朝末年,黄河与淮河、长江起了冲突,辽河趁机掀起风浪,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取代了中原王朝!

珠江

清朝末年,珠江暂露头角,冲垮了清王朝。却又被淮河的袁世凯取而代之。随后长江终于发威,先是蒋家王朝靠海太近,被日本浪人冲击。

长江

后来的红色瑞金,溯源北上,把黄河、长江改造成了中华巨龙!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9-07-15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