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怎么来的?

对现代人来说,每日三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日三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在现在看来,非常的普遍。

可是,你知道三餐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不是四餐、五餐?

其实,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只是近一千年以来确立的饮食习惯,在以前更早的时期,人们并不是这样的。

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定点吃饭的习惯,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低下造成的,人们以打猎为生,粮食不够吃,更谈不上定点吃饭了。那时候遵循的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一日三餐是怎么来的

到了商朝,人们逐渐确立了定时吃饭的习惯,不过那时候是两餐制。分为大食和小食,其中大食指的是朝食。

先秦时期,一日三餐的习惯开始崭露头角,最早见于庄子的著作《庄子·内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大体是游玩时饿了,在中间加一顿,形成了三餐的萌芽。

到了汉代,社会等级分明,用餐上也有规定,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这倒不是饿不饿的问题,地位决定吃饭的次数,数量彰显地位的不同!

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足以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地位等级如此较真都能体现在吃饭这种小事上。

从吃饭的角度看,宋朝是个承前启后的朝代。

宋朝以前,多数人一日两餐,宋朝以后,多数人一日三餐。换句话说,从一日两餐变成一日三餐,是从宋朝开始过渡的。

不过这个过渡期真是太长。且不说绝大多数宋朝农民和穷苦市民仍然固守着一日两餐的老传统不放,就是到了清朝和民国,还有一些人不吃午饭,只吃早饭和晚饭。

正因为宋朝平民很少吃午餐,所以宋朝的饮食行业自然而然分成了三派:

一派是摊贩,只卖早点。

一派是食店,只卖晚餐。

一派是酒楼,既卖早点,又卖晚饭,还捎带着批发黄酒。

午饭有人经营没有?有,但是非常少见。有些大酒楼的营业时间比较长,卖早点能一直卖到中午,可是“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只要过了午时或者未时,对不起,恕不营业。

所以您如果想穿越去宋朝吃饭,最好选在早上或者晚上,千万别赶到中午才去。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有首竹枝词形容下层旗人,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两餐打发全无事,哪管午中饥与渴。”意思是有些旗人没职事没油水,只靠那点儿钱粮过日子,钱不够花,只能吃早晚两餐,中午再饿也不敢起火做饭。

一日三餐是怎么来的

进入民国,基督将军冯玉祥割据河南,有天闲着没事儿,“到前屯走走,问农民每天用几顿饭,他说两顿饭,是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均是小米。”

抗战时期,阎锡山在山西推行新政,整饬吏治,甚至要求麾下官员跟农民保持同一生活水准,“饮食定量分配,一日两餐。”

抗战胜利后,成都市民分成两派,一派每天三餐,另一派固守传统,“是只吃两餐的,上午八点前后一餐,下午三点前后一餐,天明即起,二更就睡,不吃午点,也不吃宵夜。”

解放后,百姓安居乐业,生活上逐渐富足,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才最终确立下来。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20-10-19  所属分类:民间传说
标签:一日三餐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