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解梦基础知识 天干地支

从阴阳五行到天干地支,都是人们观察日月运行而总结出来的规律。

十天干来自十月历,是太阳在一年中的循环往复规律的总结。

人们认识世界首先感受到的是日复一日,无穷无尽,称之为无极。从天明到天黑再到天明,总是有一定时长,称之为太极。一黑一白,称之为两仪。昼夜两分,谓之四象。

长时间内,人们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四象之上。并没有太多进展,直到人们对数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层次。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对数字的认知往往是从数手指开始的,俗话说“屈指一算”,多数论者都认为“数生于手”。古文一二三四作一二三四横杠,五作X,手掌之象形也。除汉字外,在西方也可找到类似的情形,比如罗马数字也是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的罗马数字一二三,分别作Ⅰ、Ⅱ、Ⅲ,皆竖指之象形,五作Ⅴ,手掌之象形,十字是合掌写作Ⅹ。罗马数四、六、七、八、九,分别作Ⅳ、Ⅵ、Ⅶ、Ⅷ、Ⅸ,皆为Ⅴ(五)的加减形式,凡此种种,都说明“五”作为计数单位,来源于“合指一算”,手是操作工具,又是五以内(包括五)数字的象形。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古人根据外在性状和本质内涵把世界上的物质归纳成五类,即金、木、水、火、土,名曰“五行”。这五行〔五种物质〕既相生又相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宇宙的和谐。

基于人类有十个手指的特征,人们发明出来的计数循环也就是十个,故计算单位十个为一循环,也就是现代所讲的十进制,发明出了这十个计数单位,同时就要对它们进行命名,结果分别是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这些计数工具主要用来计日,十天是一个循环。

原始社会的生活形态是以考事纪时,结绳记事。部落首领每当出行之日,必让部落内族人以羊毛搓捻成细绳打结以记。

经反复实践,部落首领发现结绳记事遍数十指,凡36复,地上相同情况又循环发生,天气也发生相同变化;于是就规定360天为一年,36天为一个月。

一年分10个月根据左右手分上下年两两相对(中原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奇数为天偶数为地,记录天象总结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古人总结为:干者,天也,五行之所生也。

十二地支则是日月合朔在一年中循环往复规律的总结,与地上六气变化规律相对应,因此说,支者,地也,六气之所结也。

六气结出十二地支是怎样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六气是指:风、热(暑)、火、湿、燥、寒六种不同气候的统称。它们是由天地的阴阳消长、五行迭生而产生的。

怎样迭生的呢?前面讲了,自然之道,阴极转阳,阳极转阴。阴消阳长,我们称为少阳;阳消阴长,我们称为少阴。这就是两仪生四象: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阴阳转化,除了四象,我们会发现还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阴阳平衡,非阴非阳即阴即阳。我们根据这个状态把阴阳变化细化,阴消阳长顺位,平衡之前为少阳,平衡之后叫作阳明,阳气达到巅峰叫作太阳;阴长阳消逆位,极阴为太阴,平衡之前为少阴,平衡之后叫作厥阴,因此形成三阴三阳为六爻,也称六气。爻的本义是“交”和“效”,交是阴阳之交,效则是通过计算衡量来“交”所产生的“效用”。

奇门解梦基础知识 天干地支

 

六气为什么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样的次序?

这其实是七衡六间理论的延申。

日出日落的位置在冬至时最偏南,夏至时最偏北,春分秋分在正东正西,形成三阴三阳六个时空方位的对地影响就是六气。

初之气,冬至~雨水,太阳落入西南,为阴气之末,名为厥阴,再转至东升往北回转,一阳升起,气流向西北形成东南风,所以叫厥阴风木;二之气,雨水~谷雨,以春分为中心,阴阳平衡,东升西落至少阴位,阴气继续减少,火气渐生还不太旺,叫作少阴君火;三之气,谷雨~夏至,日出东北(少阳位),阳气正盛,犹如青春年少,叫作少阳相火;四之气,夏至~处暑,太阳到达最北(太阴坎水位),阴阳交争,湿气流行,叫作太阴湿土;五之气,处暑~霜降,阳气盛极,水蒸气燥,称阳明燥金;六之气,霜降~冬至,阳气已老,阴气南逼,进入冬季寒气盛行,称为太阳寒水。

六气结合日月合朔十二星次,就创造了一套新的符号系统叫十二地支。

子曰行曰元,十一月也;丑曰伸曰手,十二月也;寅曰髌曰动 ,正月也;卯曰出曰生,二月也;辰曰光曰靁电,大地龢,农时也,三月也;巳曰虫曰阴 藏阳张,万物蠢蠢,四月也;午曰阴冒曰物龢,五月也;未 曰木生之极曰叶茂枝垂,六月也;申曰 毌 guàn 也,神,葆也,七月也;酉曰就收曰地户,闷闭也,八月也;戌曰土极曰杀伐,九月也;亥曰生根曰乐居,十月也。

天干地支组合60甲子,揭示了天地之间能量运转的基本循环规律。

天干属阳,地支属阴,阴阳气交而万物生。所以,万物生长的最小变化周期也是天干地支组合六十甲子对应60个时辰为一个循环,以五日为期,唤作一侯。所谓候,就是物候,是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对应非生物的季节变化。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一年四季共24节气,72候变化。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就是说,天干地支组合的最小合拍60甲子,包含了天干的六次循环,地支则是五次循环。五六相合,三十日,为一节律,节气赶在两个月的交替时期叫做节,赶在月中的平缓过度就叫做气。

有了干支纪日,就可以把一年四季24节气72候变化的每一天都区分开来,对于农业生产以及每一个人的饮食健康都有了指导意义。

而且,干支纪日是至今为止最为精准的历法算法,没有之一。

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连续的干支纪日,至少从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一直到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从未中断,共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

从阴阳五行到天干地支,我国古代先哲进一步总结了各级天体的循环往复规律,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早宇宙时空模型,九宫格和奇门遁甲局,并且因此探索出宇宙的本质,真相就是波和节律。

易经说阴阳气交万物生,阳气是明确的,和太阳对应;阴气是不确定的,晦暗不明,如同月亮的圆缺不定。

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来理解,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所以,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决定着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关系的次序。

恒星的概念只是西方现代天文学定义的,事实上恒星并不是永恒的,我国古代先贤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他们根据天北极和地北极连线来定位整个宇宙的时空次序为十二地支次序,月令月支固定不变。

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则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但是,在六十甲子的天干地支组合中,月干总是随着年干变化而变化。

因为,古人发现太阳也有岁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回归年与太阳在恒星天上行走一圈的恒星年发生重合的周期,每相隔25920年回归一个起点,而25920年恰好是432个60甲子。

请记住432这个数字,这可是被东西方历代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们公认的优美频率,宇宙和谐共振的基准频率。

所以,我国古代把60甲子作为宇宙律动的基本单元可不是随便定的,它是宇宙和谐共振的节奏。

包括九天玄女创造一年4320个局,也都是宇宙同频共振的反映,后来经过风后简化成1080局,姜太公再简化72局,最后张良精简到阴遁阳遁18局,都在和谐共振的频率上,所以奇门遁甲才能够进行预判一些事情。

微信打赏

    A+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发布日期:2018-10-03  所属分类:历史渊源
标签:奇门解梦,易经基础知识,十天干的来历,十二地支的来历